首页  /  世界杯2012  /  独乐?众乐?也许“流放”,恰是《花少3》对于旅行的再定义

独乐?众乐?也许“流放”,恰是《花少3》对于旅行的再定义

世界杯2012 2593

文|梁湘梓

不知从何时起,“旅行”成为了现代都市人心之向往的一种身心放逐的方式。微小的太阳星系中,一颗渺小蓝色星球上,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旅行有什么意义?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而这一次,《花儿与少年3》也在用它的方式,再定义着“旅行”。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意思,我难道不能成为我自己吗?”这是《花儿与少年》第三季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随后,“脚,会带你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就这样,花儿们和少年们开始了第三次异域他乡的奇妙旅行。

首期节目播毕,除了收获高收视率,在网络互动方面也全面爆发霸屏,#花儿与少年#阅读量突破70亿,井柏然、江疏影、陈柏霖、张若昀等一众嘉宾话题霸榜微博热搜前十,可以说《花少3》的开场好不热闹。

当然,作为一档户外旅行的真人秀,不知你在节目中看到的是什么?是明星嘉宾们华丽时尚的私服?是最接近他们生活的那一面?还是,你也希望在这个节目中找寻到旅行的意义?甚至人生的意义?显然,《花少3》的立意在最后这个选项。

这一次,《花少3》除了用文案告诉你旅行的意义,“流放”显然成为一道颇具争议但又有着哲学意义的命题,而无论从节目制作的技术层面,还是从旅行、人生的深刻意义来看,“流放”,都是《花少3》做的最冒险的计划。

1

从单一时空到多时空叙事,

“流放”凸显人物形象

相较于前两季,《花少3》采用了全年轻化的嘉宾阵容,井柏然、陈柏霖、张若昀、杨祐宁、娜扎、江疏影、宋祖儿还有赖雨濛的组合,没有了年龄的跨度,放眼过去只有青春的荷尔蒙。那么,少了“代际沟通”这个人设的外延,《花少3》的核心突破点在哪?

是“冒险”?是“偶像剧”?也许,最大的招是“流放”。如果你刚刚打开电视,看到陈柏霖一人一狗一车在南非大地冒险,不要觉得疑惑:“花少难道不应该是一场群体的旅行?”而这正是这一季带来的最为刺激的部分。

作为未被选中导游的结果,陈柏霖必须接受“流放”,虽然一个人的旅行稍显孤寂。而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流放”这条线索并不是一条支线剧情,而是完全与另一条“群体旅行”平行的时空。这意味着,《花少3》从以往的单一的线性叙事,变成了双线的非线性叙事。那么,带来的改变呢?

首先,是增大了节目的叙事容量。相较于线性蒙太奇,多空间的设置使得交叉蒙太奇成为主角。就好像以前我们只能看到一群人共同前往一个目的地,但这次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两条叙事线索中的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故事。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井柏然带队的七人旅行时的“例会”,也能看到截然相反的,陈柏霖一个人在车里面的“孤寂”。于是,这也为分众传播提供了便捷的路径——你可以选择欣赏“群居旅行”的欢声笑语;你也可以选择去体验陈柏霖的“鲁滨逊漂流记”,决定权在于你——观众。

其次,是增强了节目的看点。就好像首期节目开场时运用的“逆境空间转场特效”,虽然两个时空互不干涉,但就像电影《逆世界》中运用这个转场特效的意义一样,最终下层世界的男子和上层世界的女子相遇了,并冲破了空间引力的界限,谈了一场恋爱。那么《花少3》中这些嘉宾的分开与相聚也成为了一种叙事的刺点:既然有人要被“流放”,嘉宾之间必然就会经历抉择、分别与重逢的过程,这也使得故事的戏剧性更强,提升了可看性。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流放”,可以凸显人物性格。比如陈柏霖,除了是“暖男”“责任担当”之外,通过“流放”可以展现他的“多才多艺”:抵达“流放”第一站,陈柏霖与伙伴狗菲菲的英文对话满满的都是爱;而除了语言技能,开车、搭帐篷等都不在话下,“超级先生”的形象顿时被立了起来,他很温柔也很强大。

而另一方面,在群居中的明星,在分享众乐乐的时候,会不会牵挂“流放者”?会不会有两个不同时空的“对话”产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流放”展现出来的。

2

一张机票能到的不是远方!

“流放”的恰是旅行的AB两面

总导演吴梦知在她的微博中这样说道:“对于一个很简单的娱乐真人秀,却非要挑战多空间的叙事,真是为难大家了。”那么,到底为什么要“流放”?有人质疑“流放”的原因在于心疼:

初到非洲的陈柏霖,不得不面临饥寒交迫的窘状。为了尽可能的节省经费,到达非洲的第一天,他“一分钱都没有花”,好不容易在第二天“忍痛”购买了面包充饥,也只是吃一半留一半。除了食不果腹,清晨从车顶帐篷醒来的陈柏霖被非洲的昼夜温差冻到抱着“好伙伴”菲菲取暖,让人大感心疼。

可是,他为何没有选择放弃?也许因为“流放”就是对于身心的一种放逐。想想旅行的方式,不就是两种——独乐与众乐?而在“流放”的独乐中找到的更是那个久违的自己。而这也是那么多人渴望着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原因,毕竟旅行的意义,不是专注沿途的风景,就是想着换一面生活的齿轮,不是吗?

面对生活这盘碟带的AB两面,可能我们都是将A面留给他人收听,而将B面完好又或是乱糟糟的藏给自己欣赏。相迎他人久了,定会想好好将自己包裹的内心逐一绽放出来。这时,一个人的旅行就成了打开真心的刀子,期待的就是那冲动劈开的疯劲儿。如果真的get到了这个点,可能《花少3》的“流放”也就不难理解了——对身心的流放,对自由的追逐。

3

旅行是趁年轻要做的事情?

“流放”更是一种远行的极致挑战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段未知的旅程。”那么,人生中有没有“流放”?“我们一生中,每一个孤独无助的时刻,即是流放。”而这也是《花少3》立意在“流放”的人生哲学。

想想生活中有多少突如其来、让人不知所措的困境?你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落荒而逃?我想,即使是逃,也永远逃不掉,因为这些难题如果没有解决,它便会在日后一次又一次的重来。所以,生活教会我们的就是迎难而上,即使这个过程是孤寂的、落寞的,你也必须勇敢的面对,无论这道难题是关乎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被“流放”过,只是因为不放弃,我们才成了今天的这个自己。

这是“流放”的第一人生哲学:勇于面对困难,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那么,除了这些,“流放”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可能,就是对于未知的果敢。

人生最大的冒险是什么?真的是行走三大洲四个国家?真的是在沙漠中独自前行?人生最大的冒险其实是面对生与死,而这些都是让人猝不及防的。而当我们真的敢于“流放”,敢于面对“流放”过程中的那些生离死别,敢于去经历那些未知的挑战,可能我们也收获了一次重生。而这,其实也是《花少3》期待教给我们的人生哲学:在人生这场远行中,面对极致的挑战,坚强勇敢!

结语

以前都说《花儿与少年》有三宝:文案、后期与开撕。庆幸的是,第三季的《花儿与少年》的文案和后期依然在线,并且让人看到更多的是年轻人之间的嬉嬉闹闹、百无禁忌。无论是“流放”还是“群居”,他们还是这样简单、友善、单纯、美好,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哪有那么多CP和是非。”希望《花少3》能一直这样没心没肺,带着我们的身心一起“流放”,找到那个最真的、最美的自己。

出品 |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

主 编 | 果 乐 责 编 | 陆兮影

视 觉 | 陈 晨 校 对 | 官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