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在树上睡觉,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把自然讲给你听)
鸟类的进化机制、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的多元化,影响着它们的休息方式。在休息时,它们在“睡”和“醒”之间高频切换,甚至没有明确界限
春意融融,又到候鸟迁徙高峰期。成千上万只候鸟跨越千山万水,振翅北归,绘就一幅充满灵气与生机的春日画卷。
人们发现,鸟儿大多选择在树上睡觉。那么,鸟儿在树上睡觉,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
其实,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鸟类逐渐进化出在树上生活的能力。像家燕的趾和爪就是三前一后,不仅可以弯曲并紧紧抓住树枝,还能通过调整张合程度来控制平衡,帮助它们在树上站立、行走和睡觉。此外,有些鸟类的趾和爪上还分布着鳞片或凹槽,可以增加它们抓握树枝的摩擦力,更好地维持平衡。
同时,鸟类特殊的肌肉结构,也让它们可以睡得更安稳。人类在做出“抓”的动作时,需要大脑发出指令并消耗能量,但鸟类做出“抓”的动作却正好相反:它们伸展开爪子才需要大脑控制,而在抓握时则像人类摊开手一样自然,腿部肌肉是放松的,并不会感到累。
此外,为了保持体温和减少能量消耗,家燕等鸟类在树上睡觉时通常将头埋在翅膀里,腿部呈半蹲状态。这个姿势可以让重心保持在鸟身中部,加上鸟类本身的体重较轻,趾爪的抓握力大于维持身体平衡的力量,进一步避免了它们在睡觉时因为重心不稳而掉落的情况。
当然,鸟类的进化机制,决定了它们即便休息也要保持警惕,有随时离开树枝、飞向天空的能力。它们不可能像人类那样可以连续深度睡眠好几个小时或者“一觉睡到自然醒”,而是浅层次、短时间的休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睁开眼睛,在“睡”和“醒”之间高频切换,甚至没有明确界限。对鸟类来说,也许不存在严格的“睡眠”概念——站着放空一会儿或者闭着眼睛放松一下,就是“睡觉”了。
实际上,鸟类何时休息、怎样休息,和食物也有很大关系。家燕的食物昆虫,不少喜欢在晨昏活动,所以家燕不仅夜里休息,中午还能午睡。而猫头鹰的食物鼠、蛇喜欢在夜间出没,猫头鹰白天睡觉、晚上活跃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也有少部分鸟类不在树上休息。比如,勺嘴鹬、小青脚鹬等鸻鹬类鸟类会选择在滩涂地上休息,还会安排“哨兵”轮流放哨。除了因为这里更靠近食物——滩涂里的底栖动物外,也因为滩涂上视野开阔,便于它们清晰地观察空中的天敌,及时躲避。
所以,鸟类的进化机制、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的多元化,影响着它们的休息方式。也正因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才构成了这生机灵动、多姿多彩的世界。(作者贾亦飞,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
责编:王若昕 ]
最新发布
-
张斌:如何赢得世界杯?
2025-05-26 13:49:24 -
泰迪配完多久能洗澡
2025-06-11 15:35:51 -
怎么训练乌龟,让它成为你的好伙伴?分享实用技巧与方法
2025-05-30 01:55:06 -
手机计步器软件排名2022
2025-05-08 19:37:27 -
魔兽世界基维斯图纸哪里容易出?基维斯图纸掉落条件分享
2025-06-12 09:53:53 -
窅映的解释及意思
2025-06-01 11:48:31 -
硬件学习(4)-逻辑器件
2025-05-13 18:43:38 -
我去年买了个表wcnmlgb是什么意思?我去年买了个表的来源出处
2025-06-18 14:11:49 -
应急管理局高压电工证书查询及电子证书下载流程
2025-05-25 10:40:16 -
繁衍后代一定要靠异性?这些自然生物实力诠释,完全靠自己
2025-05-22 18: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