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2012  /  1999年,胡富国离晋赴京,数万人相送,哽咽承诺:死后还回山西

1999年,胡富国离晋赴京,数万人相送,哽咽承诺:死后还回山西

世界杯2012 6126

在这样的生育观念下,胡富国的家里子女众多,但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最终只剩下他和两个妹妹。尽管孩子数量减少,但家庭的困境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随着母亲的去世,日子变得更加艰难。所幸的是,胡富国的父亲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依然决定送孩子上学。

尽管家境贫寒,胡富国仍然被送往学堂。他明白家庭的艰辛,因此,他在学堂里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最终考上了矿业学院。胡富国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很简单,就是希望他毕业后能够凭借学历成为一名工人,从而保障家庭的生活。毕业后的胡富国也按部就班地走上了这条道路,成为大同矿山的一名技术员。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工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收入也相对稳定,因此,胡富国的家庭虽然过得不富裕,但生活上还是能够有所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富国逐步晋升为矿长。按照常理,随着家庭经济的改善,胡富国的心态应当发生变化,但他依然保持着朴实无华的作风。即便成为矿长后,他依然把宿舍搬到矿区旁边,和工人们一起吃饭、睡觉,从不利用身份寻求特权,因此,他在工人中赢得了极高的尊敬。

1975年,胡富国开始走上了从政之路。由于他的技术出色,人脉广泛,他的升职之路也非常顺利。然而,在上级对他进行背景调查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情况——胡富国的妻子常根秀居然被安排在锅炉房烧锅炉。这个情况令调查人员感到惊讶,纷纷向胡富国询问,没想到这个安排竟然是胡富国自己做的。

常根秀是胡富国年轻时通过相亲认识的,而她也陪伴胡富国走过了大半生。在工作上,常根秀始终支持丈夫,理解他的处境。虽然她曾经抱怨过,自己跟了胡富国一辈子,却并未享受到什么显赫的待遇,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几十年来,她一直在锅炉房工作,从未要求过任何特殊待遇。直到1992年,常根秀因病才暂时离开了工作,更多地投入到家庭中。

胡富国一直对妻子感到愧疚,认为自己没能给她一个富裕舒适的生活。然而,常根秀始终能够理解胡富国的立场,这也使得胡富国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富国回到了山西,并开始从政,担任省长。尽管他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朴实的作风。当他第一次来到地方时,随行的人员建议他去县城休息,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了解当地的贫困情况,因此选择立即前往山西省贫困县下属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当他走到临县的村口时,亲眼看到的景象让他深受震撼。尽管胡富国自己曾经历过贫困,但眼前的荒坡和黄沙让他感到无比悲痛。当地的学校条件更是让人心酸,学生们在窑洞里围坐一圈,灯光昏暗,虽然当时中国的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但这样的情形仍然远超胡富国的预期。

看到这些孩子清澈而无知的眼睛,胡富国无言以对。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他终于摸了摸其中一位孩子的头,发誓一定会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实事,切实改善这里的困境。

从农村地区回到县城后,胡富国没有丝毫停留,立刻开始向上级汇报情况,反映问题,并积极争取教育经费。他特别为乔峁村申请了2万元资金,这在当时对于一个乡镇小学来说是相当高的金额。由于当时的教师工资仅有100多元一个月,因此,当胡富国离开村庄时,很多村民自发赶到火车站送行。

在山西的工作期间,胡富国一直没有忘记这些孩子们,甚至曾为学校的翻修捐款,并亲自为每一个学生购买笔记本和铅笔。在笔记本的第一页,他写下了自己的赠言,表达对他们的期望。从此以后,教育事业成了胡富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担任省委书记后,胡富国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拨款,并让更多人加入到教育行业中。此外,他还增加了1993年民办教师转为公立教师的名额,并扩大了省内高校的招生比例。这一系列举措让更多贫困家庭看到了希望,并激励了更多知识分子投身教育事业。胡富国曾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贫困,因此,他深知教育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看到临县的教育状况后,他便更加坚定了要“救穷先救知识”的决心。

随着改革的深入,胡富国还关注到山西的基础设施问题,特别是交通和水资源的不足。他提出了“引黄入晋”的水利工程,成功地改善了山西的水资源问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修路方面,他亲自推动了交通改革,确保了煤炭资源的顺利运输。

1999年,胡富国因工作需要调任,离开了山西。当他来到火车站时,数以万计的山西人民自发前来送别,大家情真意切地喊着要胡富国再说几句话。胡富国登上吉普车后,用扩音器向大家告别,声泪俱下地说:“同志们,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们对我的关心与支持。遗憾的是,我为大家做的还不够多,山西还没有完全脱离困境。你们的困难,我都记在心里。在新的岗位上,我会尽力弥补我的不足。祝你们全家幸福,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他最后还表示,自己死后也要回到山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