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中国对巴西  /  常见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松 茸

常见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松 茸

世界杯中国对巴西 6335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又名松口蘑,山鸡枞。松茸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历来被视为食用菌中的珍宝,称之为"蘑菇之王"。松茸富含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其菇体肥大,肉质细嫩,是一种美味可口,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名贵食用菌。它除了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松茸还有抑制肿瘤,滋养肠胃及理气化痰之功效,也是一种食疗食品。

松茸保育技术

松茸属于共生真菌,它必需与宿主树木根系共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并长出子实体(蘑菇),如果松茸菌塘上与松茸共生的树木都被砍掉,松茸就失去了营养的来源,菌塘就会消失,松茸就会减产甚至绝产。同时,树木遭到砍伐破坏,森林环境条件会恶化,也会直接影响松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采用科学的采摘技术

采摘松茸时禁止使用大型铁质工具,如锄头、镐头、铁锹、砍刀、镰刀等。正确的采摘方法是:小松茸长出后,不要随意碰它,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当它已钻出土表,长出土面,高7cm以上,经济价值最高时,戴上棉布手套,用双手的食指从松茸的基部轻轻掏开腐殖质,让松茸的基部露出,轻轻摇动松茸,感觉整个松茸都已脱离地面时,把它拿出,然后轻轻扒掉粘在基补的泥土,用干净、透气的吸水纸单个包装。包装好的松茸用竹筐或藤篮盛放,忌用塑料袋等不透气器物包装,已保持松茸的新鲜度。特别强调的是采收时严禁拉拽菌柄或把菌柄拖带出地面。采集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破坏和伤及地下菌丝,又要保持采集到的松茸子实体的完整,尽可能地避免泥土、林地杂碎黏附在子实体上,减少二次加工处理造成的损失,提高商品等级标准。松茸采收后,留下小窝塘一定要用腐殖质填平,盖好,尽量不破坏地表和枯枝落叶层,使松茸的菌塘得到最好的保护。

促繁技术措施

(一)合理留种:要求每个小菌塘每年留一个开伞菌,让其产生孢子实现松茸的自我繁殖。

(二)调整腐殖质厚度:保持腐殖质厚度在3一5厘米,有利于松茸的增产。

(三)覆盖培养:发现刚出土的童松茸后,在其上方用做好的竹片两端插入土中,竹片上覆盖塑料薄膜,或者直接用湿润的腐殖质覆盖在刚出土的幼茸上。

(四)防虫方法:在发现的菌塘上搭建小棚覆盖薄膜、纱布、纱网、生土等措施保护培育松茸,有效防止鸟类、鼠类、昆虫造成危害,提高松茸的品质。绝对禁止使用农药、松茸菌塘进行施肥。

迪庆州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9月2日

展开全文

编辑:卓玛拉初

二审:赵德玮 终审:张国华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