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这些药物毁了孩子们的一生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物质成瘾诊疗中心 ,作者孙楷
上海物质成瘾诊疗中心.
依托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为物质成瘾者提供相关诊疗资讯、相关知识宣教及帮助。
“小美怎么o,一次o多少t?”
“pr80可以与晚安一起o吗?”
看到这样的对话,您是不是产生了疑惑?事实上这样的黑话正在某个群体中悄悄流行。
“o”即是“od”,是“overdose”的英文缩写,是指过量服用药物,“t”即是“tablet”的英文缩写,是指药片,均属于专业的医学术语。
“小美”即“右美沙芬”,“pro80”即“普瑞巴林”,“晚安”即“金刚烷胺”,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药品。
1
误入歧途的花季少女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小雨的20岁大二女生的故事。她的花季人生刚刚开始,却已经踏上了一段寻求救赎的旅程。
小雨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从小便受到了父母严格的教育和期望。考上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学习的自律性不足让她在学业上连连受挫,大一就挂了好几科。学业的压力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在她心中滋生。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她选择了独自承受这一切。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雨在网络上了解到了“od圈”,也叫“药圈”,这是一个以过量服用药物为特点的亚文化圈子。通过“od圈”,小雨了解到了许多圈子里常用的“od”药物。从此小雨便踏上了另一条路,最开始她从圈子里的朋友手里网购了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并第一次尝试“od”——服用了12片。
据小雨回忆,第一次使用药物的体验非常糟糕,她只记得吐得死去活来,但也让她暂时忘记了生活和学习上的痛苦。
随着小雨服用次数的增多和频率的增加,小雨发现自己很难再达到最开始的状态了,她发现12片的剂量已经不能满足自己“od”的需求,于是不仅在服药数量上逐步增加到24片、48片,还开始尝试联用普瑞巴林、金刚烷胺等药物,以获得更加刺激的感官体验。然而,这种放纵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她的身体日益憔悴,日夜颠倒、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等问题接踵而至。最终,她的过量服药行为被父母发现,他们心急如焚地将她带到了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科室——成瘾科。
在这里,小雨开始了她的救赎之旅。通过专业的治疗和心理辅导,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寻求改变。虽然过程艰难而漫长,但她坚信自己能够走出这个困境,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
药物滥用的危害
小雨的这种在非医师指导下超剂量使用药物的“od”行为即是药物滥用,药物或者服用药物的行为所产生的依赖性让患者不断增加对药物的渴求,同时躯体长期过量服用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让患者不断增加服用药物的剂量和频次,久而久之,将对患者的精神和生理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在过量服用药物的作用下逐渐走向毁灭。
3
这些药物有什么作用?
要了解小雨的病情,我们还得了解小雨使用的右美沙芬、普瑞巴林和金刚烷胺这三种药物的药理性质。
右美沙芬是一种吗啡衍生物,属于阿片类药物,常被作为中枢性止咳药使用,其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其氢溴酸盐的各类制剂,包括片剂、胶囊、缓释片、颗粒、口服溶液和糖浆等。药理上,右美沙芬主要是一种σ-1受体激动剂和NMDA受体(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从而产生镇咳的作用。
普瑞巴林属于非阿片类镇痛药,常被作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纤维肌痛、癫痫发作等药物使用,其在市面上常见的剂型有胶囊和口服溶液等。药理上,普瑞巴林是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目前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的α2-δ亚基结合,降低NMDA受体活性,干扰钙离子通道转运或钙电流有关,也有可能与来自脑干的下行去甲肾上腺素(NE)能和5-羟色胺(5-HT)能通路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脊髓中的疼痛传递有关。
金刚烷胺原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后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其也可作为抗帕金森药物使用,其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其盐酸盐的各类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糖浆及复方合剂等。药理上,金刚烷胺可以促进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并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摄取,增强多巴胺的效应,也有中枢抗胆碱作用,从而改善强直、震颤等症状。同时,金刚烷胺也是一种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抑制谷氨酸诱发的神经毒作用,保护神经功能。此外还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这三种药物的说明书上均没有成瘾相关的描述,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研究表明,这三种药物在国内外均有多篇产生药物成瘾的报道,也有不少关于它们成瘾机制的研究。右美沙芬及其代谢产物右啡烷均可拮抗NMDA受体,这种作用机制与分离型麻醉剂非常类似,而分离型麻醉剂中的代表性药物就是氯胺酮,它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称叫K粉,是一种早在2001年就被我国列为管制的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当超剂量使用右美沙芬时,大量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抑制NMDA受体,产生“灵魂”与身体分离的感受及大量逼真的幻视、幻听等幻觉,长期使用将可能产生成瘾性。普瑞巴林和金刚烷胺在超剂量使用时也可能存在类似机制的成瘾隐患。同时过量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嗜睡、幻觉、精神失常、肌肉痉挛、震颤、焦虑、抑郁、失眠、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4
这些药物是毒品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右美沙芬、普瑞巴林和金刚烷胺都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这些药物目前并不属于我国《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的列管药物,因此,它们并不属于毒品。
随着近几年这些药物滥用的泛滥,我国不断加大对其管控的力度。2021年12月将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从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患者需要由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2022年12月《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正式施行,限制了右美沙芬的购买渠道。然而,对于普瑞巴林和金刚烷胺截止至今仍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右美沙芬糖浆及其复方制剂、金刚烷胺复方制剂等甚至仍未列为处方药管理。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了这些监管和制度上的漏洞,通过网络平台诱骗像小雨这样的人陷入药物依赖的深渊,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些药品大多成本低廉且通过邮政快递以匿名的方式发货,使得监管和执法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加。
为了避免药物苦涩的口感以及便于吞服,
有经验的成瘾者喜欢将药片放在胶囊里吞服
5
为什么会产生药物成瘾?
从成瘾的心理学角度来说,成瘾者想要的不是药物本身,而是服用这些药物所能带来的改变。
通常来说,通过使用药物能带来有益改变可分为三类,生理状态的改变、达成外在目的和获得控制感。不同于有些人可能为了缓解孤独、空虚以及焦虑而饮酒,为了镇痛而使用吗啡,使用右美沙芬等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成瘾者可能是为了保持一种错觉,即自己有能力调节或控制自身情绪,而不会受到特定情绪或感受的影响。与其他药物成瘾相似,右美沙芬等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成瘾者并不“专一”,他们往往伴随着其他行为成瘾的问题,而面对各种成瘾药物也会反复尝试,最终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
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动机的研究在学术界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修正,过去几十年间,许多研究者对传统观念进行了修正。对于这种“自我用药”的本质,精神分析学派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支持成瘾是一种试图弥补自身缺陷的行为,即“缺陷模型”;另一派认为成瘾是试图应对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的行为,即“冲突模型”。尽管这两个模型对成瘾的动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哪一个流派都强调了成瘾的适应性功能,肯定了成瘾是“失败的自助尝试”这一主流观点。
6
药物滥用的特点
像小雨一样经常“od”的群体人数还有很多,相比阿片类和苯丙胺类药物滥用的人群,这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群体有两大特点。
1、低龄化
“od”圈子里的人群都是像小雨这样的青少年,平均年龄只有十几岁,他们大多心智尚未成熟,对主流价值观持叛逆和否定的态度,喜欢大胆尝试新鲜的事情,过量服用药物来产生精神和躯体上的欣快感或感知觉体验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却全然不知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安全隐患。
2、常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
“od”圈的人群除了有药物成瘾外,相当一部分人还像小雨一样合并有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甚至有不少人最初药物滥用的目的就是缓解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最后既没有解决原本的精神问题,又产生了药物依赖。同时相当一部分人在体会过了“od”之后对精神和生理上的损伤后有强烈的戒断药物的动机,坦言“感觉这一辈子都毁了,真的好想戒掉”。
7
药物滥用的治疗
首先是产生了药物滥用的行为都要第一时间去正规医疗机构的成瘾相关科室就诊,切不可盲目停药或者用其他药物替代的方式戒断,缺乏专业医师的指导,戒断的过程既痛苦又危险,即使侥幸戒断了一段时间也很有可能再次复发滥用。
其次是发现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尽早就诊,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开展药物、心理等治疗方法,切不可盲目通过包括药物滥用在内的非正规渠道和方法自己处理,不仅疗效无法保证,还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最后是要多关心身边的亲朋好友的精神状态,尤其是父母应多关注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状态,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构建相互信任的关系,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提高对药物滥用的正确认知。
作者:孙楷 上海市戒毒管理局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专项进修学员
指导老师:赵燕 杜江
参考文献:
1.荣右明,吴世福,田月洁等.右美沙芬滥用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0,29(03):191-195+208.
2.黄丽,罗圣平,谭秋红.73例普瑞巴林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02):421-424.
3.杜文志,吴翥旗,王东明.服用过量抗感冒药所致精神障碍4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79+7686.
4.张小波.右美沙芬滥用的成瘾风险与防治策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0,26(05):283-285.
5.临床用药须知[M]. 徐浩主编.天津电子出版社.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M].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7.郑毓䳥,江海峰,赵敏等.从精神分析视角看成瘾[J].心理学通讯,2021,4(02):122-127.
原标题:《别让这些药物毁了孩子们的一生》
阅读原文
最新发布
-
Android 获取 IMSI、IMEI
2025-05-03 03:45:55 -
炽燃之翼怎么获得(炽燃之翼路线)
2025-05-09 11:28:04 -
苹果id解除时间 解除appleid
2025-05-07 03:23:54 -
mhdd硬盘检测工具附mhdd使用方法图解软件下载 – 万能驱动网
2025-05-03 18:37:54 -
哪里有靠谱的袜子批发?袜子批发市场进货渠道
2025-05-06 03:21:01 -
崩坏3妖刀赤染樱武器评测 与各大热门武器对比分析
2025-05-06 20:03:20 -
致敬经典 2018世界杯官方用球电视之星18发布
2025-05-06 01:05:26 -
国家监委调查组负责人回答李文亮被训诫事件中的七个关键问题
2025-05-10 15:43:22 -
office插件有哪些?office插件大全下载-office插件推荐
2025-05-09 13:58:56 -
专利怎么申请,是什么流程?
2025-05-14 1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