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杯2012  /  【宝藏】路漫漫‖从你的全重庆路过(附完整攻略)

【宝藏】路漫漫‖从你的全重庆路过(附完整攻略)

世界杯2012 9163

感谢蚂蜂窝,感谢小编!荣升宝藏游记,谢谢各位。

推荐【色达】游记:@http://www.mafengwo.cn/i/6727985.html

推荐【伊犁】游记:@http://www.mafengwo.cn/i/5595950.html

推荐【西安】游记:@http://www.mafengwo.cn/i/5525610.html

重庆,一座魔幻的3D之城。

有的人为了火锅而去,有的人为了美女而去,有的人为了电影而去,而我,也许只是为了去这个不太熟悉的地方走走,留下一点回忆。

2013年与重庆匆匆而过。

2016年再次踏上这座山城,即熟悉又陌生,也很美好。

而此时正好赶上热播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很多人都在寻找电影里十八梯或者电台。我却只是在听说这部电影,据说剧情浪漫到有点不真实。

照片里都是骗人的,哈哈,我去到南山一棵树,就是这样的天气,看到这样的画面。忧伤。

视频为手机拍摄,App剪辑,虽杂乱无章,却也最重庆,感谢!

浅缘莫相忘,每一次擦肩,都将成为成为纪念。

期许遇见有趣文艺上镜的你。

【重要的事】嬉游新疆计划正在筹备中,欢迎私信勾搭。

开篇我们先来说说到底重庆有哪些可以玩的地!欢迎小伙伴继续补充。

解放碑:最知名商圈,美食街。

长江索道:从前重庆人民的交通工具,如今成为了热门的景点。门票单程20,双程30.

朝天门:吹风,听流浪歌手献唱,坐游船。

十八梯:老重庆的缩影,大部分已经拆除,十八梯目前还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

下浩老街:曾经登上过美国地理杂志的老街,即将拆除。

山城步道:重庆,自古走出了多条盘山的‘步道’。如今的步道,维护和保持了,老山城的行走爬山的本色,增加了现代元素,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景观,健身,观光串联在一起,形成重庆的地方特色和旅游观光品牌。

轻轨2号线:景观最美的轻轨,还有穿楼而过的李子坝站。

鹅岭公园:揽胜楼登高观景,票价5元。鹅岭二厂,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这里也正在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园。

川美黄桷坪校区:涂鸦街和最重庆的老式茶馆。

洋人街:游乐场,除了一些特别的建筑还有一个有着可以同时容纳4000人的厕所,还有一个可以容纳4人小解的透明厕所。

中山四路:中山四路是重庆市政府所在地,周边就是著名的上清寺。街上历史遗迹很多,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此地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

三峡博物馆(进馆时间截止下午4点、周一闭馆。免费)、人民大礼堂(这两处在一块儿)

磁器口:美食酒吧人气一条老街。

南山一棵树:看渝中半岛最近的观景台,门票30元。

最佳观景点:南山一棵树、南山三块石(重庆夜景绝佳拍摄地,人少)、枇杷山公园红星亭、鹅岭公园揽胜楼

重庆新地标(效果图):朝天门来福士广场,如果顶楼未来可以对外开放,那么应该是个不错的观景点。(图网络)

一次很随性的出行,小伙伴说要去一趟武隆,我并不了解,只是听说。那么既然闲着,距离重庆也不远,就这么着,走吧。

这次的行程时间比较充裕,没那么赶,所以可以慢慢体验这座山城带来的文化。

要和广元的小伙伴汇合,所以选择火车最便捷,时间上也不是很长。汉中也在最近开通了飞重庆的航班,不过基本是隔天才有。

汉中-广元(转)-重庆(火车)

重庆北-武隆县(火车)-仙女镇(中巴)

仙女镇-武隆县(中巴)-重庆北(火车)

重庆北-广元-汉中(火车)

Day1 汉中-广元-重庆北-武隆(宿)

Day2 武隆-仙女镇(宿)

Day3 仙女镇(后山800梯、天生三桥、玻璃眺台)

Day4 仙女镇(下石院,爸爸去哪儿拍摄地)

Day5 仙女镇-武隆-重庆北(朝天门、火锅、洪崖洞)

Day6 重庆(下浩老街、长江索道、川美、交通茶馆、南山一棵树)

Day7 重庆(十八梯、鹅岭公园、鹅岭二厂)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

Day8 重庆(中山四路-三峡博物馆-李子坝-磁器口-解放碑)

一张渝中区主要景点

关于一卡通,打9折,优惠不大,就是方便。但是在非周末的上班时段乘坐索道为1.8元(不过如今的索道真的成了旅游景点,那个人真特么多)。地铁站售票窗口均可办理,卡费25元,退卡的话需要到重庆公交集团去办理。

交通: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轻轨:6:30-22:30,2元起价,可以到达主城区等其他方位。

机场大巴:15元/人,江北机场-加州花园-外贸大厦-上清寺(国内到达B,有航班就有车)

上清寺-观音桥-海关-江北机场(半小时一班,6:00-18:00)

重庆火车北站:

分为南广场和北广场(南广场主要为普速和部分Z字开头列车,北广场主要为高铁和部分Z字头列车,这一点必须吐槽,就算设计难度在大,也应该设计一座可以南北互通的天桥吧,而非要转乘公交才可以,差评)

南广场是离轻轨3号线最为方便的。

而北广场步行至地铁站大约六七百米,也可以乘公交663路至龙头寺地铁口。

如果是南广场去往北广场那么乘坐665路公交。

武隆:重庆北站-武隆(火车优选,2小时多一点)

重庆长度汽车站:

重庆长途汽车站比较多,主要是龙头寺汽车站和菜园坝汽车站。龙头寺距离重庆北站要近一些。

重庆轨道交通,目前开通有1、2、3、6 四条线

这里特别说明重庆轻轨:

目前一共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1、6号线是地铁,2、3号线是轻轨。

轻轨的观光价值更高,毕竟可以体验上天入地或者网上传说中的“过山车”,推荐以下站点。

2号线:

A 牛角沱站:可以往李子坝、重庆国际商务区、嘉陵江方向看。其中李子坝是穿楼而过的那个站。还可以看到2号线在这一段中都是沿着山体行驶的,山上有房屋,山下也有建筑,很能体现山城的特点。

B 佛图关站到黄花园站: 整个都是沿着嘉陵江行驶的,可以看到不错的江景。其中曾家岩站可以看到一些江北核心的建筑,黄花园站可以看到江北嘴的现代建筑(传说中重庆的陆家嘴)。

C 动物园站到大渡口站:这几个站就可以体验到“过山车”的感觉,有好几个站特别高,而且弯度很大。一定要去体验。

3号线:

A 铜元局站:《火锅英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都取过景的,位于苏家坝立交下方,除了可以看到渝中半岛,还可以感受立交桥比楼房高的感觉。

B 狮子坪站、金渝站:也都是弯度很大的车站。

C 牛角沱站:就在江旁边,视野非常好,在这里也可以换乘2号轻轨。

6号线:

A 大剧院站:都说南滨路是看渝中半岛的绝佳之处,但我认为大剧院站出来的江北嘴也一点不逊色,可以在千厮门大桥引桥处看到解放碑、洪崖洞,真心比南滨路还震撼,特别是晚上。看完夜景之后可以直接从千厮门大桥走到洪崖洞。

B 上新街站:目前只有一个出口,出站后的右手边方向即将要拆除的最重庆的老街之一下浩老街。这个站也需要出站观景,出来就是东水门大桥。跟千厮门大桥相对应,是从南岸区这边看渝中半岛的。

可能每一个到了重庆的孩子,第一餐必定是火锅,因而,满大街都弥漫着火锅味儿,这大概是最重庆的地方。

没有火锅的重庆旅行,一定不是完美的。

为什么在重庆随处可见九宫格火锅,据说,第一,是为了拍照好看,第二是因为夹菜方便。也是难为了商家们绞尽脑汁配合现在的吃饭必拍照的不算好习惯的习惯。

整个行程中也似乎除了火锅,串串,就是小面了。

豌杂面,卤肉面,干杂面等等都是小面。

那么,小伙伴们肯定要问了,到了重庆吃哪家最巴适?

也许是因为中国方式吧,总会给来一个排名或者大家推荐。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大家一定知道晓宇火锅,虽然人气旺,但是消费也不低,并不推荐,其次就是佩姐老火锅(解放碑有店)但是排队的时间不亚于乘坐长江索道的时间,但是这也不能打消那些执着的男男女女。

还有神马味蒸老火锅,这几家相对来说,是口口相传中频率最高的。

而我个人觉得其实路边还有很多不错的小店,只要看到人气不差,那去吃也绝对错不了。

对,解放碑还有一家叫秀娘串串的,但是完全在一个小巷子里,建议大家导航,或者问人。

对于吃货而言,一定不满足于火锅,那么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以及整条路的两边都是吃货的福利。

山城小汤圆,也是不可错过,醪糟汤圆5元/碗。

小面: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就这么神奇的火遍了全国,而我并没有去什么排名的店铺,都是随机选择路边一家,感觉也都不错。

传说中的老太婆摊摊面,董小面,还有胖妹儿面庄等是比较有排名的。

而武隆的碗碗羊肉其实都是随机走进一家去吃的,并没有去找推荐的商家。

出门在外,能有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环境舒适的地方,将会大大增加旅行的快乐,而我,在考虑舒适程度的同时极大考虑性价比,结伴出行一般选择青年旅舍居多。

最大优势在于可以认识到不同的人,可以涨姿势。

重庆游玩,对于旅行者来说,最方便莫过于解放碑商圈,而很多主要游玩的点也都集中在这附近。

所以,优选解放碑商圈,这里有轨道交通1、2、6号线。

以下是我此次入住的青年旅舍:图片只拍了仙女镇这一家,其他没拍。

武隆县:三土青年旅舍(位置在火车站对面的山上,环境一般,相对来说视野不错,不推荐)

仙女镇:静物苑主题酒店(在仙女镇邮局附近,距离游客中心约1.5km,不是纯粹的青年旅舍,只是带几间床位房,综合考虑,性价比不错,老板人不错,是个全才妹子,推荐)

重庆:落思青年旅舍(朝天门海客瀛洲,高性价比,因为是在商住两用楼,青旅氛围一般,推荐)

非连续的5个多小时的行程,于中下午十分顺利抵达重庆北站。

重庆北站去往武隆的火车还是比较多,于是就选择了一趟就近时间,下午两点过,行程两小时多一点。

到达武隆,天色已晚,出站的部分游客有的还要赶往仙女镇,据说距离车程半小时,但是全程盘山路。站外拉客声此起彼伏,这也许是每一个车站的特色所在。

我们去了预定好的青旅,就在火车站出站对面的山上,步行10分钟。除了掌柜的两三人外,就只有我们俩。没什么特别之处,放下行李之后便下山觅食。

一顿串串过后,温暖了不少。牛毛细雨再一次开始眷顾我们,而对于这座初次造访的山城,迷人的灯光,致使我们迎着路灯,打着电筒,寻找制高点,拍了几张夜景,无奈雾太大,总是么有满意的。

回房洗洗睡去。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雨停了,天没有晴好

一副手作,一句许你回眸。从窗外看出去的风景还算不错,起床洗漱,准备找一个绝对的制高点。

出门发现路边平日不起眼的芦苇,在这晨雾中却也如此仙。

远处的房子在晨雾中已经快要模糊到消失。

可能是因为高山的缘故,桔子正在慢慢变红。而在平原地区,桔子早已大批量上市。

走到这一地的时候,已经发现视线不错了,后来想上婆婆家房顶的时候,她说楼上养的鱼摆摆,过去可能不太方便,后来走到至高点的时候,才明白这里的人们都喜欢把鱼养在房顶上,几乎家家户户都这么干,这也算是武隆一大特色吧。

琼库斯台的房顶会长草,这里的会养鱼,还真是文化差异。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终于爬到了最顶端,也是借用一个婆婆家的阳台小院。婆婆已经七十多,我们到访的时候家里只有她一人,身体还算健康,听力略微差一点。本来打算给她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可是婆婆似乎有些害羞,只摆手,哈哈。

在这里停留了十多分钟,一直感慨,如果能在这里建一栋民宿,该是多么美丽的一件事。早起晨雾仙境,傍晚时分夕阳相伴,夜幕时分灯火通明。

下山之后带了行李,然后一碗小面搞定,直奔几百米开外的汽车站。武隆至仙女镇票价9元,行程约40分钟。路况不错,只是一直属于盘上状况,对于自驾的朋友,请小心驾驶。

到达仙女镇已经差不多下午两点多快三点的样子。

这一次预定的青旅就在仙女镇邮局附近,地理位置比较不错,距离游客中心1.5公里左右。房间比较空,8人间只有我一个人,大抵因为不是旅游旺季的缘故。当然也因为雾气比较大,比较潮湿,怕冷的亲们建议还是夏天去。

安顿好之后,小憩一阵,起来熟悉环境。

逛到住宿地对面的别墅区,这里的别墅很小清新范儿,五彩斑斓,只是基本上没什么人,可能土豪们也只是夏天来避避暑。

没过多久,已经华灯初上。熙熙攘攘偶尔能看到一个路人甲,这感觉适合安静的人来。

回到青旅后,和小伙伴去镇子上吃了传说中的碗碗羊肉,原来就是一碗羊肉,一份萝卜汤,一碗泡菜,一份米饭,看起来还是比较丰盛。味道也还不错。

后来证明,其实每家的配菜都不一样。

饭饱之后,为了便于消化,我们步行到了游客中心,也基本上属于很冷清。只有个别小贩开着小喇叭吆喝着卖水果,不过,价格还是比起县城的贵不少。

镜头总是被绵绵细雨打湿,权当是给我加了滤镜,只是我这机身不防水啊!

一家看起来比较文艺的不算民宿的民宿,我没好意思进去溜达,同伴说是想进去看看书。据说房间不多,公共空间不错,也算是一个比较有情怀的老板。

返回镇子的途中,发现沿途车辆多了起来,原来好多都是去看了武隆印象而返程的游客,最终我因为票价太贵,没有去欣赏张艺谋导演的大作。

一直在祈祷一个 好天气,在拉开窗帘的那一瞬间,只能失落。不喜欢这样的天气,就差点三根烟来拜拜老天。

不想在这样的天气奔向景区,决定先去后山溜达,据说有个地叫800梯。

一晚抄手之后,优哉游哉的向制高点走去。

这不叫红叶的红叶红遍了护墙,预示着深秋的到来。

沿途的路,只差那奇妙的阳光。

这已经是走了800梯的一半,已经可以看到那片五彩斑斓的别墅区,只是我的长焦依然有点吃力的只能拍成这般。我在期许一束云彩里的光,只是照亮这一片。

我快要登顶,哈哈,还不点赞!

事实上证明,其实制高点并不能理想的看到美的全景,因为杂树杂草遮挡,绕过最高点,从另一条自行车道返程。

一片芦苇地,可以看到整个小镇,而在我看来,依然不是最好的角度。而似乎天色也有放晴的迹象,短暂停留之后,我便快步下山。

下到主道上的时候,发现了传说中高大上的环镇免费双层巴士,很新,坏境舒适,我上去的时候除了司机只有顶层三五人。非旺季,发车频率相当低。

司机师傅在这仙女镇入口处短暂停留一会之后直奔游客中心,此时阳光已经很不错的样子,真是意外之惊喜。

上帝说,摄影要有光,这绝对是高逼格。银杏大道似乎突然变得神气了起来。而接下来的日子,又回到了从前,只有这半个下午,老天爷眷顾了我。

抵达游客中心的时候,发现停车场的车子也还是不少,但这种绝大多数应该都属于一日游,我进去的时候差不多算是最后一批游客。

天生三桥票价135元。玻璃眺台票价25元。

据说这是航拍天生三桥,当然,这是我翻拍的官方图片,感觉实景真的是图骗。

看到这大朵的棉花糖,只好咽口水。

区间车十分钟就到了天生三桥入口,而玻璃眺台距离入口步行5分钟的样子。我先去了玻璃眺台,对于一个有恐高症的人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锻炼,其实我还是怕的

看了下时间,差不多已经四点。四点半售票厅停止售票,我这差不多也算是最后的游客了。

这里也就是天生三桥的景区入口处,排队差不多10分钟,乘所谓的“观光电梯”下到山底。垂直高度80米,200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

一出电梯,便是如此景象,引来阵阵尖叫。

从这个方位在看玻璃眺台,很渺小的说。

这就是天生三桥第一桥,在我看来就是天生三洞,哈哈。

科普: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恢宏,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青龙桥位居第一,是三桥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桥高350米,跨度400米。桥身青翠,藤蔓缠绕。待到日落西山,余晖尽洒,青龙桥下凉风习习,桥身也因日光的关系而变成了暗绿色,远观正似一条青龙欲飞冲天;天龙桥顶天立地,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桥第二,犹如飞龙在天,故而得名“天龙”。天龙桥下另有天生坑,坑内又生洞,且洞洞相连恍如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迷宫,令人倍感神奇;黑龙桥位居最后,桥色深暗,正如一条黑龙横卧于此。同时,黑龙桥还暗含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等不仅名字雅致好听,而且风光也是惹人心醉。泉水绕三桥,大大增强了三桥的灵动美感,令人心旷神怡。纵观三座天生桥,均以“龙”命名,这不仅形象地说明了三桥壮阔的体态与宏伟的气势,也表现出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与敬畏。

有点像龙爪,哈哈。

下图便是天生三桥的标志性建筑,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电影的外景拍摄场地。他在全国选择外景,最后落实利用天坑,青龙桥特殊地形,建造了这个特殊建筑,取名天福官驿。

只是很纳闷为什么一定要画蛇添足,给装一块大屏幕,广告应该有节制才恰到好处!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原本我的前面有一大批人马,这才刚过第一个点,我就滞后了。看来其他游人太走马观花!

形似大刀,很多人都要在这里撸一堆照骗。

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赶脚,这在谷底居然还有小瀑布和一池碧波荡漾的水。此时工作人员也在不停的催促包含我在内的最后一拨游客速度快一些。

匆匆走过最后一段。

最后一张图片的定格下,天生三桥就这么游荡完了,这里会有观光车到乘车点,实际距离只有几百米,票价15,不建议大家选择,土豪请便。

最后一趟区间车把我们送回到了游客集散中心,这一天,暴走20km+,回到青旅的时候,已经不想动弹,随意吃了晚饭,洗洗睡去。

我是一个不怎么看节目和电视的人,在一些听说中证实下石院子才是武隆最值得游玩的地方,于是度娘了一番发现,似乎去的人很少景色确实不错,便上了心。

跟店主妹子打探来的消息,下石院子就在天坑寨子边上,于是,直奔这里。由于景区已经暂时停运天坑寨子景区,没有区间车,我们想着既然10km的距离,那就步行试试吧。

后来,我们真的到了。

镇子上前往游客中心的途中,没了阳光照射的银杏,差异真的是很大。

游客中心斜对面一家文艺的自助餐厅。我想夏天应该会非常不错。

去往天坑寨子的沿途也是要经过天生三桥景区入口处的,于是边走边停,换了一个角度看天生三桥,也是极为不错。

这里原本是有步道的,不知道是因为玻璃眺台的开放还是考虑安全因素,被封了起来。

火红的叶子只是少了阳光。

从这个角度看谷底的路,还是蛮有感觉

这个角度欣赏天福官驿,也是别有风味。

最远处便是游客中心。

终于可以给自己漏个脸,哈哈,还望多多包含。

功夫不负有心人,耗时两小时,终于到了天坑寨子。毛毛细雨也是一路作陪。

天坑寨子是近年来才开发出来的景区,据说当时爸爸去哪儿的取景地就在隔壁的下石院子,但是最终先开发出来了中石院,即天坑寨。

中中石院天坑直径达645米,是世界上口部最大的圆形天坑,因其轮廓形如爱心,又有“大地之心”的美誉。

图来自网络。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下石院子和中石院子正好为对角。图片里看不到的这一面即为中石院子,村里依然是过着最原始的生活习俗。

云雾缭绕形容在这里应该最合适不过。

在这大雾缭绕的时刻,真是手忙脚乱,相机要拍,手机要拍,还要录小视频,还想着拍手机壁纸,到底要几只手才够用。

下图隐约可见的那条泥泞的路,便是唯一出村的大路,后来我们就是沿着那条道走出了这仙山。

沿着山顶溜达一圈,在此回到这里。经过这边的村民询问得知,去下石院只能沿山而下,路况比较差,最终我还是决定和同伴一起下到山底。

沿途很多青石板,同行小伙伴还是摔了一跤,幸好不严重。

一个孤独的身影,似乎很应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下到一半路的时候,有一户人家,老远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便迎了上来。从我们第一眼见到他一直到离开他总是这幅开心的样子。

跟大爷聊天中得知他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不知道这种独孤是怎么一种体验,看样子,应该是没有电视。大爷一直喊着我们进屋坐坐,但是因为天色已晚,再加之烟雨蒙蒙,我们也着急着赶路,匆匆为大爷拍下了这张照片。多少还是有点羞涩的大爷在我连拍中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说去下石院的路全是青石板,给我们找了零时的竹棍拐杖,送我们到了路口,待我回头打望的时候,他依然在目送我们。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我想,如果不能再去武隆,也一定要想办法把这张照片送给老人家。

一路小心翼翼的踩踏这青石板,终于可见下石院的真容,无奈天色不好,没有想象中的神秘感,也没有去见明星婆婆,也没有去感受明星房以及玉米房。

沿途遇上一些去干完农活回家的人们,也都热情的和我们打着招呼,或许,热闹只是属于那么一阵子,最终大家都回到了热闹以前的生活,似乎《爸爸去哪儿》从未来过。

出村的路不算特别难走,也不算特别远,差不多半小时,我们就到了来时的大路。中途拦了一辆皮卡车,带着我们到了仙女镇,在这里特别感谢小哥,其实他不完全是顺路到小镇。

真的非常感谢。

游客中心边上的手绘墙,很有方言的味道。

嘿,宝器!

一般般的我,一般般的拽,

一般般的堂客老子甩都不甩。

科普:堂客即是妻子、夫人、老婆、婆娘、屋头的、娃儿的妈,讲堂客的除了重庆,有湖南,还有湖北武汉、黄陂、咸宁称之堂客。这是句很独特的俚语。那么,为啥要把妻子称“堂客”呢?学问颇深沉——这涉及中国传统家庭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学。在以前,从“堂客”这个称呼来看,湖南的老婆们与其它地方的老婆们比起来,家庭地位要高一些。“堂客”是“堂屋里的客”,而堂屋是供祖先牌位的,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家里议事做决定的地方,最要紧的去处,这就证明夫家不把娶进来的老婆当外人,直接就请到堂屋来。因为毕竟是外姓,不共祖先,于是给了一个“客”的称号,叫“堂客”,不然的话就要叫“堂主”了,可见夫家给的待遇和地位还是蛮高的。

这样的轨迹也是拍了好几次,总是没有满意的,凑合看。

路边的烧烤摊,看起来不错,来上几串加一碗小面,即便是今日晚餐。

起床早饭之后,便从镇上邮局乘坐线路车前往武隆火车站。

下山很快,40分钟。

下午两多点,我们已经达到了牛角沱轻轨站换乘,这里风光不错,停下来咔几张。

看到这样的画面总是想起平凡之路。

换乘一站,在转乘一趟公交便到了我们入住的落思青年旅舍,距离朝天门就几分钟啊,真的算是重庆离朝天门广场最近的青旅了。

似乎这里和三四年前还是有很大变化,东水门大桥早已通车,千厮门大桥也已通车,朝天门广场正在修建新的地标,来福士广场,据说150层,哎我的个妈!以后一定是最好的爬楼地。

安顿好之后,略微休息边去了朝天门闲逛,毕竟一会还要和小伙们约火锅。

去约火锅的路上,重庆这路,真的是导航都能蒙逼。在菜园坝公交站下车,需要步行到山顶,枇杷山正街晓宇火锅。

真是一个路口走错,就特么过不了马路啊,我的个心情,这果然很山城。

路上随处可见的隧道,此时也正式下班高峰期。警察叔叔在执勤。

沿途经过的菜园坝长江大桥。

小伙伴们比我先到,一定点好了菜品,这锅果然具有川渝特色,九宫格,据说除了因为方便吃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拍照好看,这似乎是真的。

后来就没有图片了,只顾着吃,然后辣的满头大汗。

因为这是明星店铺,自然也有着明星的价格,所以比起重庆其他火锅来说,价位偏高,不推荐。

带着满身的火锅味儿来到这个看台,看看夜色下的菜园坝长江大桥也是很美的事。

随后在七星岗站乘坐轻轨到小什字,去朝天门码头看夜色。其他三位伙伴去做了游船,我觉得没劲,就没上传。

朝天门附近,地铁口神马的随处都是卖船票的吆喝声,标价自然是很高,就看你有没有砍价的能力。据说船不一样,价位也不一样,反正是傻傻分不清。

小伙们最终以80元每张的价格拿了五星的船票,或许,在磨一磨,估计还能更低。毕竟在速度很慢的情况下也只是那么一小时左右的游玩。

蓝色大剧院与金碧辉煌的游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千厮门大桥,游船走到这里都是要掉头返程了,这一圈也就算是结束了。

对于游客来说,不外乎看看夜景吹吹风,对于商家来说,此起彼伏的两江游,对于没有坐过船的人,倒是可以体验回。

不太冷的时候,坐这里吹吹风,听听那些街头艺人的献唱,也是美哉。

当然,这里还有露天KTV哦,一个投影,一部简单的点歌台和音响,可以开开嗓子,而我这五音不全的人,就只能靠边站了。

雾都果然名副其实。

朝天门广场原本步行到洪崖洞最多十分钟,但是因为在修来福士广场,所以封路,需要绕行一段,大约一刻钟的时间。

其实最理想的观景方式是从千厮门大桥右手边的人行道步行到大剧院,然后从另一侧步道返回到洪崖洞,在下到江边仰视洪崖洞。

注意洪崖洞熄灯时间在22:00左右。

无意间发现大剧院的玻璃看朝天门也是极为不错的视角。

这一张是通过相机自带的合成功能,二次曝光,看上去更梦幻,哈哈。

千厮门大桥俯瞰洪崖洞,虽然为4A级景区,除了灯光就完全是商家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了。

下到最下面的江边马路,人非常多,几乎下来的人都会在这个角度拍一张洪崖洞全景,也被大家认为是千与千寻的现实版。

回程沿着江边的马路返回。

加点儿餐,我是一个吃不胖的瘦子,对不起,又拉仇恨了!

回程途中的台阶上,一位蒙着头打盹的棒棒军,为了生计,看的难过。

朝天门码头因为是一个极大的批发市场,到了晚上,也是这些棒棒军们最忙活的时间,满大街都是各种物流车,快递车。

一直在默许一个好天气,最终直到离开的那天,都没有遇上。雾都,谢谢你让我玩的这么浪漫。

海客瀛洲C栋48楼撸片一张,继续进入今天的正题。

江北机场飞来的灰机。

PS:如今体验索道最优的方式是通过东水门大桥到达南岸区,然后坐到解放碑这边,可以避免人多排队太久。所以我选择先去下浩老街然后索道回来。

东水门大桥,从桥上走过右手边便是最重庆之一的下浩老街,可惜这曾登上过美国国际地理杂志的地方也没能躲过拆迁这一劫。

下浩老街出来返回来时的方向,然后在前行100多米,会看到不太明显的标志,从楼间小道穿下去,在过一条马路就是南岸区的索道口了。

票价20单程,已经不是三年前的5元单程了!

大多人数的习惯是选择从这边乘坐索道过江去南岸,所以,那个人如今已经不是排队几分钟的事了,赶上周末直接排到马路上,下雨也不例外。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去对面坐回来。

这里距离解放碑很近,和小伙伴们汇合之后前往川美黄桷坪校区,路途略微有点遥远。

瓷器街乘坐429路至轨道袁家岗换乘223路至黄桷坪站下车即到。

在等其他两个妹子吃饭的空挡,我们在川美门口撸几张片,哈哈。

这就是传说中的涂鸦街,现在看起来也确实是个不小的工程啊!

早就有所耳闻这里的交通茶馆,不是沿街的店面,但是在路边的小道穿进去,真的是别有洞天,好大的空间。

这里也是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郭涛着急棒棒军门开会的地。

环境确实简陋,但是对于现在来说这是重庆最地道的老茶馆,这里的茶水比外面任意一家都便宜,有3/4/5/6/7块等不同价格,4块的菊花茶拍照是最上镜的,还有川渝人民喜欢的竹叶青。

一个重庆的缩影,一个能感受到老市民的饭后茶余。

姑娘还特意带了一本书装13。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看书就犯困的人来说,也只能看看封面!

集体出境一张,还有一妹子躲开了,可能觉得自己太丰满。

倒茶的这位是老板,人还是属于很幽默的那款。

小坐片刻,我们进了川美的校门。

其实我比较纳闷的是在重庆为什么叫四川美术学院,可能因为那时候重庆还没有成为直辖市的缘故吧。

川美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和文艺,不太久,就差不多绕一圈了。

不得不说王妹儿的皮肤那真是好,可以不用处理的那种光滑。

走走停停,也基本溜达结束,看着这个点,可以去川美的食堂吃顿饭。

找了同学帮刷了卡,事后证明,川美这食堂确实对不起这学校的名儿啊,吃饭的学生寥寥无几,环境很一般,饭菜也很一般,菜品也不多。

校门口右手边的手绘墙,也是很有逼格。

今天最后一程:赶车上南山观景台。

全程小20km,需要换乘两趟公交,然后在往倒走小1公里。

223黄桷坪站-杨家坪换乘362路-南城大道站换乘347路至四中站下车,然后往到走小1公里,因为观景台的位置在山边,由于路窄,会经过但是没有设站点。

如果天色好的话,应该还是不错的地儿,门票30。但是对于今儿这天气,似乎30花的不值,看上去什么都是雾蒙蒙。

当然还有比这更好的观景地,这次没去。

全景接片一张,真的是不美!

没有呆太久时间,返程。已经错过了最后的公车,只能滴滴。

重庆这路,看似很近,但是总的绕啊绕好大一圈,才能下到朝天门,也是不容易。

一早醒来就在下雨,这心情也是没谁了。昨天同行的姑娘们去了成都。我打算去看看电影里的十八梯,鹅岭公园登高望远以及电影里的取景地。

沿途路过的一个教堂,只是在路边看了看。

沿着解放路往前走,大约一公里,这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入口,如下图所示。

走进去之后,路两边已经用喷绘的摄影作品包围了起来,一处已经在拆除的老重庆。

随处可见的棒棒军,其实生活没那么容易,不知道他们的肩膀上已经磨出了多少老茧。

翻拍几张画中画,像前辈致敬!

散落一地的拆后产物。

时而会有人走过,车走过,喵星人的身影。

也因为电影的缘故,似乎来这里的游人会多于路人。

据说在电影里频繁入镜的路标,还好依然还在。

还有他们定情的栏杆也在,只是没有电影里的灯光。

十八梯当然并不止十八个台阶,但是也不长,几分钟就走到了主路,回头俯看一下即将不复存在的地方。

如果是从地铁过来的朋友,可以选择从较场口4号出口出,斜对面下去就是十八梯。

几站路边到了鹅岭站,出站靠右前方步行约七八分钟,便是鹅岭公园的入口,大门标示不算清楚,但是也很好找。

科普:鹅岭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境内,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是重庆最早的私家园林,前身为礼园,也称宜园,系清末重庆商会首届会长富商李耀庭的别墅,也是重庆直辖后第一个规范化管理一级达标公园,AAA级国家旅游景区,渝中区科普基地。鹅岭原名鹅项岭,其地处于长江、嘉陵江南北挟持而过的陡峻、狭长的山岭上,形似鹅颈项,故而得名。环抱重庆半岛的两江在这里距离最近。相传蜀汉太守李严曾想于此凿穿高崖,连通两江。鹅岭背倚山城,高挑出世,挟两江而西望,览尽雄、险、旷、秀的自然风光。

这个塔才是至高观景点,登塔5元。

我们想先围着塔溜达一圈,没曾想,发现今儿塔门口验票的人可能因为雨大居然不在,那么,必然要登高望远啊。

然后,真的是仿佛在仙境里。

不知道视力好的你有没有发现远传的CITY RADIO,同行的妹子告诉我说这就是电影里的电台,没想到这么近。当时邓超一行就是在这里完成这部剧。

这就是鹅岭二厂,因为电影,这座废弃的印刷厂正在改建,重庆在一年后将会多这么一个文化区。

麻将对于川渝人民来说,那真是大爱 ,看看这阵势。

下图便是轻轨2号线李子坝站,穿楼而过的轻轨。

分分钟后,我们也曾路过你的电影。二厂,就在眼前。

我们先上了离我们最近的楼,确实里边都在改建,也已经有极个别的和艺术有关的商户已经入住,似乎也还办过展览。

这是一个不错的夜景拍摄地,原本想等着华灯初上的时候在返回来拍夜景的,无奈后来雾太大,走了。

这里,就是电影里的故事。

九月底,据说有贴出通知,不允许在登顶,因为电台为临时搭建,有安全隐患。

我们在上楼梯的过程中,确实碰到了应该是负责人等一行三人下楼梯,问我们是那个媒体的,哈哈,我是自由人媒体好吗?问我们有么有打过招呼,我心想,每人拦我啊,我跟谁说,于是就说没有,

他说那你们注意安全,上边为临时搭建。

也真是谢谢这位的通情达理。

果真,上去不一会儿,先后来过两位汉子,他们说也都是追剧而来的。

电影真是给重庆带来了太多的人气。

刚好这样一个场景,来一张,自我感觉还不错,哈哈。

他们的电台直播间。

白百合你可知我曾和你同处一室啊,只是我们时间不对而已。

毛毛细雨依然在继续,太冷,回去洗洗睡。

最后一天的行程,还是比较赶。去了中山四路,大礼堂,三峡博物馆,李子坝,磁器口,吃了串串,爬了楼,去了山城步道,够不够充实,哈哈。

早已耳闻中山四路的文艺,怎能不去一睹真容。

一家看起来不错的书店,不对,是挨着好几家,我只进去了一家被书香文化熏陶了一点皮毛,前面有说过我一看书就瞌睡。

这里对于喜欢看书的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个下午,一本书,一杯咖啡。

当然这里也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纪念馆,我也只是进去匆匆一转了事,因为我的历史也差啊。

这里距离人民大礼堂和三峡博物馆也是非常近,步行十多分钟。

但是请注意开馆时间,16点禁止入馆哦。

这里正好是轻轨2号线曾家岩站,刚好去感受李子坝轻轨穿楼,没有全程体验完2号线,据说有那么一两个站可以体验到过山车的感觉。

分分钟李子坝到站,唯一不爽的是这栏杆拦的太多,不然可以去最边上的护栏。拍摄效果更棒。

科普:李子坝站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的一座高架侧式车站,车站编号207,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与桂花园路交汇处,北临嘉陵江,背靠桂花园路。

李子坝站设置于重庆轨道公司物业楼的八楼,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全线唯一的楼中站。

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先有楼还是先有轻轨。知道的小伙伴请举手。

出站楼下就有503路直达磁器口的公交,也是极为方便。

磁器口也是中国众多古镇中的一个,因为所处地理位置比较方便,所以基本上到重庆玩儿的伙伴们都会选择去。

当然,也有人说了天下的古镇基本都大同小异,这点我倒是比较认同,卖的东西也都基本雷同,除了看看人山人海,吃吃转转,这就算完事了。

科普:

磁器口古镇: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进了正门一直往里走,基本是属于挤着过。这还是非周末。

传说中的陈麻花,很多店铺,真真假假真能靠排队多少来判断,中国式聚众也是一个不错的参考选择。

据说才开通没多久的横街,倒是蛮有丽江风味。不过似乎进店坐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大抵因为都是游客吧,基本上也都是匆匆路过的居多,而夜幕降临,这里离主城区比较远,所以晚八点人就少了很多,而不像丽江,晚上才是重头戏。

横街上的点点滴滴,比较喜欢这些小而美。

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只希望每个人都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开心就好。

一家看起来比较单一的美食店。

这火锅底料,看着是否都会咽口水?

开着DJ烤鱿鱼,也是很自嗨的说!

进小馆欣赏一段川剧变脸,喝一杯小茶,来一份小吃,这天色就特么黑了,果然是初冬。

时间都去哪儿了!再见青春。

这红辣椒挂的也是很有逼格,据说都会拍一张。

一位小提琴艺术家啊,这行头反正很有范儿呢!

夜幕降临时的

感谢重庆本土妹儿带我爬楼,最终没能如愿到达楼顶,在这小窗户口也算是圆了这小心愿。届时你们可不要错过来福士广场150层的楼顶哦!

最后樱桃姑娘带我去吃了本地人口碑中的秀娘串串,就在解放碑附近,反正我是没记住路,味道不错,高性价比。

在重庆最后一顿串串火锅。

谢谢。

川渝人民钟爱的脑花,记得多煮煮,这样才可以杀死寄生虫神马的!

重庆最后的夜晚留给了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也很有老重庆的缩影,给人们健身遛弯用,但是这里也是拆迁点,或许几年后,就只能看到高楼大厦了!

山城步道距离解放碑不远,往日月光方向走即可。

据说这是山城步道上唯一一家火锅店铺,我们路过的时候,恰好有一桌,看着这般也是很热闹的样子呢。

感谢路上遇见的你们。

说再见可能再也不见。

浅缘莫相忘,记在心里便好。

【嬉游新疆】计划正在筹备中,欢迎勾搭。